制作一份簡歷需要做很多工作,分析個人自身情況,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等,并且還要不斷完善,可以真正制作一份優秀的簡歷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其實HR在每份簡歷上停留的時間不會很長,絕對不會超過一分鐘。
試想一下HR每天工作8小時,但是要看多少份簡歷,更不要說還有其他事要做呢。所以求職者千萬不要增加他們的負擔,把簡歷制作成厚厚的一本書,你為難HR,HR可以干脆不看你的簡歷,最后吃虧的還不是求職者自己。
這么短的時間能閱讀多大篇幅呢?注意我沒說閱讀多少字,最多兩頁A4.學校教育害死人吶,學生們的簡歷毫無例外的第一頁是“求職信”。內容基本雷同,大體是大學生涯、母校光輝……除了校友和菜鳥,其他人是不會看的。你怎么才能讓HR被你的簡歷吸引呢?切記,三不寫二多寫一少寫!
不寫太久遠的經歷
你小學在哪里讀書,得過第一名或者“三好學生”,跟現在應聘的工作崗位都沒有任何關系,用人單位也一點興趣都沒有。寫太多只會讓你的簡歷顯得繁瑣,還會讓HR不愿看。所以這些多余的經歷還是刪了為妙。
與工作本身不緊密相關的工作經歷不寫
應聘銷售崗位,卻一直介紹之前做會計的經歷,兩者根本聯系不到一塊,搞不清楚狀況的人還以為你沒看清楚應聘崗位呢。而且寫太多無關的經驗,反而會讓人覺得你并不適合該崗位。
不寫雄心壯志的口號
不要以為那些口號會展現你的野心與熱情,事實上那些口號是毫無意義的,還占空間,甚至會讓人覺得你是個只會空喊口號不做實事的人。這樣的簡歷HR會直接扔掉,因為他們沒時間。
直接相關的工作經歷要多寫
簡歷的亮點就在工作經歷,也是HR最關注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將重點放在這部分。但是很多求職者卻做的并不好,他們只是一筆帶過,從某年到某年在某公司擔任什么職位,僅此而已。這讓HR看不到一點有效的信息,甚至懷疑你是否真的有在哪里關注過。所以對于這部分應該要注重工作的細節描寫。尤其有些在應聘公司的直接競爭對手公司工作過的經歷,一定要將自己的工作內容,業績、等等相關內容具體陳述。這樣才能吸引用人單位的眼球。
成功案例數據要多寫
最能說明個人能力的就是成功案例,并且在安烈中取得的業績。而最直接也最客觀的反映業績的就是數據。用數字說話最有說服力。如在某公司從事某職位時,得到年度業績第一的成績,在這一年中成功開發了多少客戶、多少數量的產品、銷售額達多少、利潤多少。其中有多少個客戶簽訂了多少年的長期合約等等,這樣一組數據,相信會比任何文字都有說服力,而這樣的描述也更能讓你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那么你離成功入就職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