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現在很多求職者面試都不帶簡歷了,難道是覺得自己制作的簡歷無法給自己的面試加分。簡歷是自我認知的一種書面方式,一份好的簡歷能夠讓HR清晰地看到一個全面的自己。那么在此就介紹一下制作簡歷的一些要素。
第一要素:態度端正
為什么有些簡歷HR看一秒就丟進垃圾桶。因為制作簡歷的人的態度。態度決定行為。如果你求職態度不端正,反映在簡歷上就是信息不全,一份簡歷只有半頁A4紙,100來字。只有一些個人信息,連教育情況、工作經歷都沒有寫,應屆生也不能這樣,更何況是工作經驗上寫著5年以上的。或者信息胡亂填寫,性別“不是女”,畢業時間“N年前”等等,這樣漫不經心的態度,會顯示你對工作的渴求度不高。
所以如果不端正求職態度,是無法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的。只有認真的態度,才會認真對待簡歷、對待找工作,以及今后的工作。靜下心來為自己制作一份求職計劃,并制作一份好的簡歷,才是正確的求職態度。
第二要素:強調專業技能
針對應屆畢業生多數缺少必要的實習經歷,在這種較為弱勢的情況下,在簡歷中應該將重點放在強調專業背景或專業技能和素質上。
比如應聘會計職位,可以介紹自己畢業于哪所學校的會計專業,在校期間學習了哪些會計課程,并且列出這些課程所取得的優秀成績。并在學校期間獲得了哪些會計專業的等級證書。這樣招聘人員就能看到你扎實的專業技能基礎。
第三要素:豐富實踐經驗
一些招聘單位雖然會給無工作經驗的應屆生機會,但是如果你有過實習或其他社會活動經驗,會略勝一籌,但是一定要表達清楚和完整。輕描淡寫無法讓HR了解到你擁有的工作能力,同時也會讓HR懷疑你是否真的有這段工作經驗,所以對于工作經歷一定要描寫細節。
或者你沒有去企業實習的機會,但是你可能有做過志愿者的經歷,或者在學校組織過某些活動,或者你有過家教經歷,這些都可以作為你的實踐經歷來展現。比如你應聘教師,那么你的家教經歷,尤其是你教授的學生有了何種程度的進步將成為你優先勝出的有力證據。
第四要素:明確意向崗位
很多求職者在“意向崗位”一欄處,填寫若干個,甚至是完全不相關的職業。HR第一眼就會排除這些求職意愿不明確的求職者,對于那些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或者什么都會做的人,HR都不會錄用的。
第五要素: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不要過于主觀,或者只用一些空乏的形容詞,這樣缺乏說服力。求職者應該在自我評價中展現自己能勝任崗位的優勢。比如你應聘平面設計師,你可以在自我評價中體現出 “1. 熟練使用coreldraw、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3d軟件;熟練操作蘋果系統,熟悉包裝材料及印前工藝;2. 擅長平面設計,有××作品發表在××上;3. 四年正規大學藝術設計教育本科畢業,年級成績排名前10”這樣契合職位要求的自我評價,既體現出了你的專業能力,也體現出了你的自信,這些才是HR想要看到和了解到的內容。
個人簡歷是求職的敲門磚,所以求職者一定要認真對待,一切圍繞應聘崗位。從用人單位的需求出發,才能呢個抓住HR的眼球,讓自己贏得面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