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是職場最重視的美德,只有敬業的人,才會對工作、對公司,對老板負責,也才會在工作中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注重工作中的細節問題。敬業的人會忠誠于企業,在企業發展時,為企業感到高興,企業出現危機時,也能與企業同舟共濟。所以用人單位在選擇人才時也相當看重求職者是否具備敬業精神。
這也就決定了求職者在求職時要保持敬業精神。然而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越來越多人為了追求高薪、高待遇頻繁跳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為了個人利益,給企業造成很多人力資源成本增加,甚至不惜敗壞公司聲譽。
職場猶如戰場。一個在戰場上的逃兵,永遠也得不到將軍的信賴。同樣身在職場中的每個人,應該把忠誠作為一種職場敬業精神。只有對企業忠誠的員工,才能得到老板的信任,老板才能對你委以重任。所以職場人想得到高報酬的前提也是你必須是忠于企業的,如果你總是一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總想著跳到其他企業可以得到更多,那么你永遠也得不到企業的厚愛。
敬業與能力相較量。老板在用人時不僅僅看重個人能力,更看重個人品質,而品質中最關鍵的就是忠誠度。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才是每一個企業都渴求的理想人才。但是如果兩者無法兼顧時,企業主寧愿信任一個能力差一些卻足夠敬業的人,也不愿重用一個朝三暮四、視敬業為無物的人,哪怕他能力非凡。
一個具備敬業精神的人,即使能力一般,老板也會樂意在你身上投資,給你培訓的機會,提高你的技能,因為他認為你是值得他信賴和培養的。當公司面臨危難的時候,他相信你會和公司同舟共濟。
老板與員工是不可分離的組合,企業需要敬業和有能力的員工,業務才能進行;員工必須依賴公司的業務平臺才能獲得物質報酬和滿足精神需求。因此,對于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員工的敬業和忠誠;對于員工來說,豐厚的物質報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也離不開公司的存在。
敬業是職場中最應值得重視的美德。只有所有的員工敬業,才能發揮出團隊的力量,才能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推動企業走向成功。
所以求職者要有敬業精神,并在求職時充分表現出來。對于已經在職的職場人,既然選擇了這個企業,這份工作,就要熱愛它,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對工作負責,忠于老板、忠于企業。只有這樣你才能向著自己的事業目標邁進。